博士群扛起科技创新大梁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5-11-10 01:00:42
    科技是动力,人才是根本,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本。茂名石化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结出了科技开发的累累硕果。

    自从茂名石化加大了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后,引进的几个博士带动了整体科研氛围的提升,他们身体力行开展基础的实验,以严谨的作风开发新产品。2011年9月至今年10月,茂名石化己成功开发化工新产品42个和炼油新产品4个,新产品数量位居中国石化第一位,其中,16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7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有10个产品成功打入13家知名跨国公司供应链。

    “要加速提升公司的科研实力,开展新技术的学习和研究,多渠道打造创新平台,就必须发挥高科技人才的作用,让每一名博士都成为科研开发的引擎,让每一名博士都成为金凤凰。”茂名石化研究院院长钟向宏感慨地说。

    关爱,让金凤凰安营扎寨

    2008年2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茂名石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成立。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近年来,茂名石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引领转型升级和服务生产为目标,着力加强科研力量建设,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1年9月,茂名石化对科研专业进行整合,重新组建了研究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博士后工作站的投入,期间共引进了4名博士进站工作,并充分发挥其科研领军作用,推动公司产品实现升级换代,带动科研团队整体素质提升,开创了该公司与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合作上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截至今年10月,先后有7名博士进站工作,目前,仍有5名博士后在公司工作。

    “茂名石化非常关心我们的成长,为我们搭起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博士生、研究院总工程师梁胜彪说。由于茂名石化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为了让这些博士能安心地留在公司长期工作,生活上,茂名石化对他们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一入站便为他们妥善安排了全新装修的独套公寓和家电、餐具、煤气、床上用品等齐全的生活用品,并帮助联系解决配偶工作等实际困难,让他们到站后可以立即投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在初入站和重要的节日,茂名石化党政主要领导都会亲自上门慰问,让博士们充分感受到公司对人才的尊重。薪酬上,大幅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的薪酬水平相当于公司副科级干部,每年还根据工作业绩进行特别奖励,使其薪酬在国内初毕业博士群体中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茂名石化积极协助争取省市政府对高端人才的资助,2015年,工作站5名博士共获得茂名市10万元的工作和生活资助,2名博士获得广东省扬帆计划分两年发放共48万元的资助。

    关爱暖人心,成果显决心。梁胜彪参与和主持开发20多个化工新产品,负责和参与了1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5项获得中国石化签定,申请专利8件,2件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由于业绩突出,他被评为”中国石化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和”茂名石化劳动模范”。

    真诚的关怀和良好的氛围让进站博士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石化、茂名石化这个国有大企业对人才的尊重,坚定了他们“择此良木而栖”的信心和决心。今年,有2名博士主动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希望继续留在茂名石化工作。

    舞台,让金凤凰翩翩起舞

    “你有多大的能力,这里就有多大的舞台”。这是博士们的一个共同感受。这里的科技创新环境让每一个博士感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很大,对于他们来说,这里是“只要想干事,在这里就能干成事”的地方。

    有了舞台,也就有地方跳舞,然而舞姿如何?为了给他们找到一个好的教练,茂名石化在人才战略推进过程中,一直充当着月老的角色,通过红线,让博士们走出去,把高等院所各方专家引进来,通过这样的良好互动,使得他们在科研舞台上,舞姿更加娴熟、更显优美。目前,茂名石化博士后工作站在站的博士分别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每个博士进站之初,人事部门和研究院就积极做好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定化工分部、研究院等生产、科研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总工程师担任他们的企业导师,重点安排他们参与具有市场前景和技术含金量的长期攻关项目,定期召开专业会议帮助他们解决科研中遇到的难题,并对其科研项目所需资金等给予充分保障。

    在科技投入上,茂名石化舍得花钱。近年来,茂名石化对每名进站博士给予200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为其科研项目新增了高温GPC、橡胶反应小釜、4间标准化实验室、博士实验室等价值850多万元的仪器和设施,特别是“与劣质国产沥青相容的SBS系列产品”项目更是一次安排了80万元的中试费用,资金支持力度空前。

    “有了这样的舞台,博士们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个人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研究院副院长用实事说明了这一点。进站博士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抗冲透明聚丙烯专用料开发”等40多个集团公司级、广东省级和公司级急需攻克的科研项目,其中5个项目的技术成果通过了中国石化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开发的43个合成树脂新产品,有16个填补了国内空白,7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0个产品打入13家知名跨国公司供应链,为茂名石化合成树脂产品升级换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公司开发合成树脂新产品数量连年居中国石化第一位,新产品也成为了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进站博士与企业共同成长,实现了企业与个人的双赢,他们参与的课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广东省扬帆计划”等方面的资助。

    创新,让金凤凰引领风骚

    10月28日中午,南方油城的气温还是相当地闷热,在茂名石化研究院沥青实验室里,除了仪器运转的声音外,一切都显得静悄悄的,按通常的规律,大家基本都去午休去了。

    “咦,实验室的门怎么是开着的?”刚吃完午饭路过的研究院油品所所长卢振旭发现了这个不正常的现象。“还有人在干活吗?”他带着疑问走了进去。

    “哦,李博士,又是你啊。”一进门,他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茂名石化博士后工作站的博士李静静。

    “嗯,有个橡胶新产品很快就要进行中试了,有几个数据我要再验证一下。”李博士一边回答,一边还在紧盯着仪器上的数据。

    “你们这几个博士真是够可以的,不但理论功夫深,做实验也比别人要拼命些,最近这个月的中午我都在实验室见过你好几次了,那你忙吧,不打扰你了。”卢振旭嘟囔着走出了实验室。

    有付出就必定有收获。正是像李静静博士这样孜孜不倦的努力,科研成果才如泉涌。近年来,茂名石化对博士后工作站取得的成熟技术成果,给予坚定的支持,积极应用在实际生产中,转化为生产力,并积极鼓励他们在国内外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各级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和专利等。近两年,他们的论文在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英国皇家科学会学术期刊上发表,成果相继获得了广东省科技奖三等奖、茂名市科技奖一等奖,并获得6项专利,突显了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茂名石化还取长补短,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的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平高等优势,在公司内以“博士讲堂”等方式举办培训班,帮助公司技术人员提高论文、成果鉴定等材料的撰写水平。在他们的带动下,研究院目前每年所获专利是组建第一年的5倍。

    近年来,茂名石化与国内外高水平上下游同行的接触的日益频繁,他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想要真正地做强,打造国内卓越、世界先进的“百年老店”,关键是要抓好科技创新,但关键的核心技术又是无法从外部获取的,加强自主研发创新是必然的选择。为此,茂名石化以“给企业中远期发展储备技术力量”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博士工作站的科研领军作用,从2013年开始,博士工作站独立开展了“与劣质国产沥青相容的SBS系列产品的开发”等3个项目,与博士工作站共建单位以及上海石化院、常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单活性中心铬催化剂高选择性制备α烯烃”、“高立构规整度茂金属聚丙烯”、“二氧化碳固定生产乙二醇联产碳酸二苯酯研究”等6个项目,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了“高流动高透明无规聚丙烯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等前沿核心技术研究。目前,部分项目已取得进展,进入中试阶段或自制催化剂评价阶段。

    茂名石化的实践证明,人才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既可以在解决生产难题上发挥重要作用,起到促进技术进步、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的作用,又可以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构筑人才新高地,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全面推进提质增效的道路上创新争先,奋勇前行。”钟向宏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