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石化运输部“创先争优”打造“动车组”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0-08-06 00:00:00

 

    安庆石化运输部在“创先争优”活动,全力打造“动车组”, 实现了由“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向“火车跑得快,不仅车头带,还要靠有动力的车厢节节快”的转变。
    “软任务”变为“硬指标”
    “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鲜艳旗帜。创先争优,要“实’字为先,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
    安庆石化运输部党总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创新创先争优的机制和方式方法,紧密结合生产运输实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找准结合点,导入“数字”理念,将各项工作尽可能地细化量化,成为“硬指标”,有针对性地设计确定活动主题,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进安全生产的“助推器” 。
    配煤合格率一直以来受到到达煤炭质量的制约,入厂煤炭受市场影响同一品种的煤总是集中在同一段时间内到达,入厂煤炭质量波动区间大,无论挥发份、含硫量、还是水分、低位热值,都与入炉煤数据确保指标相差甚远,这意味着70%以上的煤炭需要完全靠掺配才能进入锅炉,如果掺配不均将直接造成热电部锅炉熄火。今年七月以来,几场特大暴雨,造成煤炭严重受潮,粘呼呼的煤炭让输煤线频繁堵煤,严重影响配煤输煤效率,为了确保煤炭配供指标的平稳,共产党员潘赵辉24小时坐镇运行控制室,随时调整工艺指标和运行参数, 7月份配煤合格率高达84.95%,为运输部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暴雨来临以后
    “立足本职岗位、日常具体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运输部77名党员作出的公开承诺,也是该党总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亮点之一。
    7月13日清晨5点钟,当运输部采用水铁路同时取煤的方式向热电部供煤时,天空突降暴雨,顷刻间电闪雷鸣,暴雨倾泻,铁路PLC控制系统远程站电源被雷电击毁,控制室无法开机,水路煤又因严重受潮不能单独供煤。水铁路生产区域因雨量特大排水不及,多处出现内涝,暴雨仍然下个不停,水路煤场煤堆在长时间的暴雨冲刷下开始出现塌方,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当班的职工们虽然立即采取措施,暂时稳住了生产,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仍让大家有些心慌,“快看,领导来了!这下我们有了主心骨了”,清晨6时,运输部部领导、燃运作业区科以上干部、各专业组长不约而同的冒雨到达燃运作业区。“增加潜水泵加大排水力度!加固草包堵漏!”暴雨不停的狂泻,雨水混杂着煤炭,又湿又滑,燃运作业区书记张桂林在堵漏时不慎滑到后,仍咬牙坚持,全然不顾腿上的伤和泡进黑水的手机;尽管穿着雨衣,但身上的衣服早已在汗水和雨水中湿透,胶鞋里也已灌满了黑水,安全组长王杰却全然不顾;……下夜班的职工、上白班的职工也全部自发的加入到排水堵漏的队伍中,全力以赴确保煤炭安全。与此同时,铁路沿线也打响了护坡保卫战,运行作业区书记王文功和工务班长共产党员王和平带领工务人员出现在铁路两侧,冒雨巡视并不停的清理排水沟,在7月13日安庆这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中,15km铁路沿线的护坡安然无恙。
    “让榜样的力量看得见、摸得着。”
     党员是否优秀、组织是否先进,不是说在嘴上做在面上,而是落在行动上,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运输部全体党员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把先进性体现在本职岗位上,把创先争优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
    为了不影响煤炭的正常卸供,近期,运输部对新购置的水路斗轮机安装采取了边生产边施工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既要把好现场安全监护关、又要把好安装质量关,总体负责的副总工程师、共产党员黄文新深感责任重大,为了确保新斗轮机按既定时间节点完工投用,自7月初燃运水路新斗轮机安装以来,黄文新就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都泡在施工现场,就连父亲病重、岳父病危都没有休息一天,目前新斗轮机机架已按既定计划安装到位。
    7月下旬,运输部利用化肥停工检修期间对转运小皮带、安全阀、锁斗阀及换热器等进行检修,并更换#4、#5运煤皮带。身为分管设备人员,年青的共产党员马俊和杨洋,自检修开始就全天候坚守在检修现场,放弃双休日和晚上时间,严把检修现场安全关和检修质量关,此时正值“桑拿三伏天”,为了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检修人员调整了工作时间,马俊和杨洋也每天“早出晚归”,并利用中午时间在办公室内抓紧处理岗位上其他事情,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8点,马俊和杨洋在高温的“烤”验下,天天坚守在岗位上,目前各项检修任务按网络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非常时期看干部,关键时刻看党员”,党员的表率作用和党总支的战斗力,引导和带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让运输部成为一个“动车组”,今年1-7月运输部共接卸煤炭91.99万吨,配供煤炭104.28万吨,装运油品30.19万吨,实现铁路连续安全运行5249天。